内核debug环境部署方法是什么
内核debug环境部署方法是什么,很多新手对此不是很清楚,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,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讲解,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可以来学习下,希望你能有所收获。
一、编译ramfs
这里可以简单的使用mkinitramfs或mkinitrd来创建ramfs文件。但是这样系统启动进入的是initramfs系统,没有挂载真正的根文件系统。
mkinitramfs-oramdisk.img
2. 使用buildroot来构建自动的根文件系统
2.1 下载buildroot代码
从buildroot下载源文件
2.2 解压,执行make menuconfig
2.3配置System configuration -> Root password
Filesystem images -> cpio root filesystem
2.4 make
2.5 编译完成后会在output/images目录下生成一个rootfs.cpio的文件
二、编译内核
下载内核源代码
从https://www.kernel.org/ 该网站下载内核源代码
2. 配置内核
执行make menuconfig配置内核,这里需要开启内核debug功能,默认是开启的。在.config文件中确认CONFIG_DEBUG_INFO=y。
3. 编译
执行make -j8进行编译。编译时间比较长,会生成vmlinux文件。在arch/x86_64/boot目录下会生成bzImage文件
三、启动虚拟机
启动虚拟机
qemu-kvm-kernel$kernel_path/arch/x86_64/boot/bzImage\ -nographic-append"console=ttyS0nokaslr"\ -initrd$buildroot/output/images/rootfs.cpio\ -m1024\ --enable-kvm\ -cpuhost\ -s-S
四、debug内核
1. 启动gdb
gdb./vmlinux
2. 连接虚拟机
targetremote:1234
调试内核
hbreakstart_kernel
五、自动部署脚本
这里做了一个自动部署的脚本,可以修改适配使用
wgethttps://github.com/Max-bazinga/kernel_debug/blob/main/auto_deploy_kernel_debug_env.sh
看完上述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呢?如果还想对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或阅读更多相关文章,请关注博信行业资讯频道,感谢您对博信的支持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博信信息网立场。